高校实训产品:动漫和游戏场景AI实训平台建设方案

 

 

一、行业背景
 
 
 

随着动漫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高质量的角色造型设计、场景建模、原画创作以及游戏动画的需求日益增长。动漫游戏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然而,传统的角色设计和建模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这限制了创作效率和创新性的提升。

 

技术背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漫游戏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生成、风格迁移、姿态估计等方面的突破,使得自动化、智能化的角色造型设计和建模成为可能。通过训练强大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可以实现对用户输入的快速响应,生成符合要求的角色造型和游戏场景。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也为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市场需求当前,动漫游戏制作公司、独立创作者以及广大玩家对高效、便捷的角色造型设计和建模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他们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品,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创作效率。同时,他们还期待能够拥有更多的创作自由度和灵活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玩家喜好。

 

平台建设意义基于上述行业背景和技术背景,建设一个集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游戏角色建模、游戏场景建模、游戏原画、游戏设计与开发、游戏动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具有重要意义。该平台旨在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创作工具,降低制作门槛,激发创作灵感,推动动漫游戏产业的创新发展。

 

平台目标本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国内领先的动漫游戏角色造型设计和建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引入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创新设计理念,平台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创作体验,提升动漫游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平台优势本平台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技术先进:采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确保平台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功能丰富:涵盖角色造型设计、场景建模、原画创作等多个环节,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操作便捷: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直观的操作流程,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资源丰富:整合行业内的优质资源和素材,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安全可靠:采用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二、平台架构概述
 
 
 

本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用户界面层、应用服务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和基础设施层。各层之间通过API进行通信,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

 

1、功能流程说明

  • 用户注册与登录

  • 用户通过前端界面提交注册/登录请求。

  • 应用服务层验证用户信息,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 成功登录后,用户可以访问平台的各项功能。

 

2、模型选择与参数设置

  • 用户在前端界面选择所需的绘画模型,并设置相关参数(如采样方法、迭代步数等)。

  • 前端将用户的选择和参数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

  • 应用服务层调用相应的模型服务,并将参数传递给模型进行处理。

 

3、提示词撰写与翻译

  • 用户在前端界面输入正向/负向提示词,并选择是否需要翻译。

  • 前端将提示词和翻译选项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

  • 应用服务层调用NLP服务和机器翻译API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前端。

 

4、图像生成与编辑

  • 用户触发图像生成功作,前端将相关参数(包括模型选择、提示词、采样方法等)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

  • 应用服务层调用图像生成模型进行处理,并将生成的图像返回给前端。

  • 用户可以对生成的图像进行局部重绘或高清修复等操作,前端将编辑指令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进行处理。

 

5、3D Openpose编辑

  • 用户在前端界面导入3D模型,并进行骨骼编辑、手部编辑等操作。

  • 前端将用户的编辑指令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

  • 应用服务层调用3D Openpose模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前端。

 

6. 安全风控

  • 在用户输入提示词或上传图像时,前端将相关信息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

  • 应用服务层调用安全风控服务进行实时检测,确保输入内容的合规性。

  • 如检测到违规内容,安全风控服务将阻止该内容的进一步处理,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给前端。 

 

7、创作记录与模型管理

  • 用户在前端界面查看历史作品或管理自定义模型。

  • 前端将用户的请求通过API传递给应用服务层。

  • 应用服务层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信息并返回给前端展示。

  • 用户可以对历史作品进行下载、删除等操作,或对自定义模型进行创建、编辑、上下架等管理操作。

 

8、数据流程说明

  • 用户在前端界面的操作触发相应的API请求。

  • 应用服务层接收请求并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

  • 处理过程中可能需要调用底层的数据处理层(如数据库、缓存等)获取或存储数据。

  • 最终的处理结果通过API返回给前端进行展示。

 

 
三、平台功能建设
 
 
 

 

1、文生图

 (1)模型选择

平台内置不少于10种绘画模型,涵盖不同风格和需求,用户可根据具体绘画需求进行选择。

利用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预训练多种风格迁移模型。用户通过前端界面选择模型,后端根据选择调用相应模型进行图像生成。

 

 (2)提示词撰写

正向提示词:根据绘画需求录入具体描述,如“动漫风格的角色设计”,系统将参照此提示词生成相应图像。用户可输入提示词首字母,系统自动联想并完整呈现提示词内容。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解析用户输入的提示词,将其转化为模型可理解的向量表示。

负向提示词:录入需避免的内容,如“避免使用现代元素”,以指导生成避开特定元素的图像。同样利用NLP技术,识别并排除负向提示词中的内容。基于词嵌入(Word Embedding)技术,实现首字母联想功能。

 

(3)参数设置

支持不少于10种图片采样方法,包括Euler a、DPM2、LMS Karras等,以适应不同生成需求。

采样迭代步数设置:用户可自定义迭代步数,影响生成速度与质量。集成多种采样算法,通过API接口供用户选择调用。

图片生产大小设置:支持宽高设置,最高可达1024*1024分辨率。前端设置参数后,后端调整生成模型的迭代次数和输出分辨率。

提示词相关性设置:调整生成图片与提示词的关联度。通过调整损失函数中的权重参数,控制生成图片与提示词的相关性。

种子seed设定:通过设定种子值,控制生成图片的相似度。利用随机数生成器,根据用户设定的种子值初始化生成过程。

 

(4)控制网络

骨骼控制:从预制图片中提取骨骼信息,指导生成具有特定动作的角色。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预制图片中提取骨骼信息,并将其作为条件输入到生成模型中。

深度控制:利用深度信息增强生成图像的立体感。

边缘控制:通过边缘信息优化图像轮廓。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如深度估计和边缘检测)提取相关信息,指导生成过程。

 

(5)修复功能

面部修复:支持对生成图片中的面部进行高清修复。

高清修复:提供放大算法和倍率设置,对生成图片进行细节优化。

面部与高清修复:应用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和面部识别技术,对生成图片进行细节增强和修复。

 

2、图生图

 

(1)图生图功能

基于用户录入的图片,结合提示词、模型和参数设置,进行原图的二次创作。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架构,结合用户提供的图片和提示词进行二次创作。

 

(2)局部重绘

手涂蒙版重绘:用户可使用画笔在原图上指定区域进行重绘。前端提供画笔工具,用户绘制蒙版后,后端根据蒙版区域进行局部图像生成。

 

上传蒙版重绘:支持上传蒙版文件,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精确重绘。支持用户上传预设蒙版文件,后端解析蒙版并应用于图像生成过程。

 

3、3D Openpose

 

(1)人体3D骨骼图编辑

身体编辑:通过选择关节并旋转来调整3D模型姿势。采用3D姿态估计技术,结合用户交互界面实现骨骼编辑功能。

手部编辑:微调手部骨骼位置,实现精细控制。通过调整关键点位置和旋转角度来编辑3D模型。

调整身体参数:自定义身高、体重等参数,创建个性化3D模型。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允许用户自定义身体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

 

(2)生成控制网络信息

根据骨骼编辑结果生成姿态、深度和边缘图,并将其发送至控制网络。将编辑后的3D模型信息转化为控制信号,驱动生成网络生成相应的姿态、深度和边缘图。

 

4、提示词翻译

 

(1)支持中英互译

独立进行正向和负向提示词的中英互译,并将结果应用于文生图和图生图功能。在撰写提示词时直接提供中英互译选项。集成机器翻译API(如Google Translate或Microsoft Translator),实现提示词的实时翻译功能。

 

5、安全风控

 

(1)针对提示词的安全风控

对用户输入的提示词进行涉黄、涉政等合规性检测,违规内容将被禁止录入。利用关键词过滤和语义分析技术,对用户输入的提示词进行实时检测和过滤。

 

(2)针对绘画作品的安全风控

对生成的绘画作品进行合规性检测,违规作品将不会展示给用户。用图像识别和内容审核技术,对生成的绘画作品进行自动检测和过滤。

 

6、创作记录

(1)个人作品记录

  • 历史作品查看:支持查看3个月内的创作记录。

  • 作品绘画参数查看:可查看作品的详细参数设置。

  • 历史作品下载:支持下载3个月内生成的图片。

  • 作品删除:提供单个或批量删除作品的功能。

  • 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用户的创作记录,提供前端界面供用户查看、下载和删除作品。

 

7、模型管理

 

(1)模型创建

支持用户自定义上传模型,并录入相关信息如封面、提示词和模型类型。构建模型管理后台,支持用户上传、编辑和管理自定义模型。利用版本控制技术跟踪模型变更历史。

 

(2)模型管理

通过管理后台可全面管理用户使用的模型,包括创建、编辑、上下架和删除等操作。

 

(3)模型分类

对平台模型进行分类管理,如按专业或行业进行模块划分,便于用户查找和使用。:设计灵活的分类系统,允许管理员根据专业或行业对模型进行分类和标签化。

 

 

 

Product & Case.

产品与案例